冬柳映东湖

来源:赵建敏 日期:2019-01-18 00:00:00 浏览次数:

打印

小寒节气后,难得一个暖晴的午后,连续多日加班,好久都没有到东湖风景区走一走了,在这寒冬季节,也许另有一番样子吧。

   从北入口,走过听涛景区,我被湖畔的杨柳绊住了脚。在苍绿的冬青、柑橘的映衬下,杨柳那一树树的金黄格外醒目。于是想起杨万里咏柳的诗句,不禁改造化用一番:柳条百尺拂寒塘,褪去深青只金黄。依旧柳丝能蘸水,水中柳影引伊长。

   夕阳的余辉从磨山斜射过来,穿过湖面,挥洒在杨柳的身上,隔湖望去,蓦然发现,此时的杨柳竟成了徐志摩笔下的“金柳”,成了“夕阳下的新娘,波光里的艳影,在我的心头荡漾”。从前我一直怀疑徐志摩弄错了,“金柳”多指初春之柳,所谓“菀菀黄柳丝,濛濛杂花垂”。而他在此诗的下面却白纸黑字注明创作的时间是“1928116日,中国海上”。此诗的首次发表也是冬天:19281210日《新月》月刊第一卷第10号。此时,面对湖岸的璀璨杨柳,我才明白,冬天仍然可以有“金柳”,况且徐志摩先生在康桥看到的又多是碧眼金发的女子,就近取譬,合情合理,把金柳比喻拟人为碧眼金发的新娘当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了。

   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”“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”杨柳,承载着多少或美好或忧伤的传统记忆。

   “妈妈,快点来,我捡到了一个金色的眉。”一个小女孩举着一片金黄的柳叶,边跑边喊妈妈。红色的羽绒服跳跃在黄色的柳林中,一下子点染出一片新天地。孩子真的个个都是诗人,我不由得赞叹道。红色的羽绒服在“金色的新娘”中穿行,湖水一片澄明。

   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”“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”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”不知为何,记忆中,人们对春柳情有独钟,而对冬柳很少吟咏。唯一能找到的只有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《冬柳》:“柳汀斜对野人窗,零落衰条傍晓江。正是霜风飘断处,寒鸥惊起一双双。”

   面对一般人不怎么注意的风刀霜剑下的冬柳,陆龟蒙却抓住落枝惊寒鸥这一瞬间,画出了一幅静中有动的冬景图,表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。可见,陆龟蒙真是个别有情趣的人。于是想到,在江苏吴江,有个“三高堂”,是宋初为纪念春秋越国范蠡、西晋张翰和唐陆龟蒙三位高士而建的。宋人卢祖皋有词《贺新郎》写道:“挽住风前柳,问鸱夷当日扁舟,近曾来否?月落潮生无限事,零落茶烟未久。谩留得莼鲈依旧。可是功名从来误,抚荒祠、谁继风流后?今古恨,一搔首。”鸱夷当日扁舟,指春秋时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,泛舟五湖,弃官隐居;“零落茶烟未久”典出陆龟蒙。陆龟蒙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,不染尘氛。词人感叹时隔三百多年,在松江和太湖上飘荡,循环往复,年复一年。这位江湖散人当年的茶烟,似乎还零落未久。

   好一个“谁继风流后”!

   想当年,天寒白屋贫,风雪夜归人。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如今,物质文明高度发达,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,荆楚大地的变化已不可同日而语,那么,我们对冬天,对冬柳也应该有不一样的审美视角和审美情怀吧。

       雪飞云起,夜窗如昼。万里乾坤清绝时,多想能看到白雪金柳的壮景。


图:湖边杨柳